记者27日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获悉,2003年以来,受益于淮河行蓄洪区及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等工程,沿淮河南、安徽、江苏等地87万人从“水口袋”搬至“安心房”,告别提心吊胆、惧怕洪水的日子。 据介绍,淮河行蓄洪区是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内现有洪泽湖、南四湖、高邮湖、骆马湖等4处大型湖泊,设计总库容209.6亿立方米;利用湖泊洼地曾建成一批行蓄洪区,几经调整,现有蒙洼、城西湖等14处干支流蓄滞洪区,总设计蓄滞洪量122亿立方米;姜唐湖、寿西湖等13处淮河干流行洪区,充分运用可分泄河道设计流量的20%至40%。淮河流域正在实施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按规划实施完成后,淮河行蓄洪区总量调整为21处。 为缓解行蓄洪区启用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淮河流域各地在蓄滞洪区内实施安全建设,兴建进退洪控制工程、庄台、保庄圩以及撤退道路、避洪楼、预警报警系统等。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及滩地移民迁建,累计安置河南、安徽、江苏3省49万人。2010年以来,淮河流域各地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逐步将河南、安徽、江苏3省居住在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设计洪水位以下以及行蓄洪区庄台上超过安置容量的人口搬迁至安全地区,截至2019年年底,已累计安排迁建38万人。 |